永續金融電子報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十四期

年終歲末,很快就迎來2024年的尾聲。在永續金融方面,不論是COP29或是CBD COP16,皆強調已開發國家透過資金支持開發中國家執行實體經濟轉型的重要性。儘管已有一些氣候和自然解決方案可以減緩、調適,但資金也是推動當前最為迫切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一環。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十三期

紐約氣候週於9月下旬登場,以「是時候了」為主題,聚焦於公正轉型、氣候融資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等焦點,呼籲所有人盡快採取實際行動,例如積極響應對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等創新技術,或是強化脆弱社區應對極端氣候的韌性,繼續朝全球淨零目標邁進。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十二期

在全球企業積極追求永續發展的趨勢下,保護自然資本與永續經營已成為各界的關注焦點。「Nature Action 100」倡議去年(2023年)與投資機構議合後,於今年推出一套企業標竿指標(Nature Action 100 Company Benchmark),旨在衡量企業在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企圖心與行動成效。與此同時,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也已獲得國際政治支持,提供企業在回應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生態系退化相關風險管理做法的新典範。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十一期

邁入2024年第二季,回首今年第一季在永續金融方面迎來幾項正面資訊,包括因應ESG評等的應用需求而發展的自願性行為守則、日本發行之全球首支主權轉型債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為加強並標準化氣候相關揭露資訊而通過的新規則,以及回應自然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的「Spring-自然盡職治理倡議」,本會與臺灣永續金融推動平台也將接續展開協助金融業與企業落實永續金融及永續發展的工作。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十期

COP 28已在12月13日正式落幕,其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中國發起《氣候、自然和人類聯合聲明》,強調人類、自然流失與氣候危機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促進《巴黎協定》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公正轉型的方式,加速整合氣候、自然和永續發展的綜合行動。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九期

本會於9月份發布2023臺灣永續金融大調查發現,目前風險思維已成為永續金融驅動力,超越政策法規或投資人要求之考量因素,可見金融業者對永續風險的意識有所提升。「臺灣永續金融推動平台」也將著手規劃未來幾年度的相關工作以回應金融業者的期待,希望能成為金融同業共同探討新興議題或工具,以及展開議合的實踐場域,擴散永續金融推動力。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八期

延續過去各國對永續金融的重視,並回應COP27和COP15兩大國際盛會的決議,今年(2023)各種工具和準則如雨後春筍般推出,資訊揭露、永續金融和自然與生物多樣性等領域的準則發展開始產生交集,並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七期

去年(2022)無疑是我國永續金融發展的重要里程,今年(2023)將是永續金融大放光彩的關鍵時期。資金能加速企業布局永續行動的重要因素,而永續金融亦將回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COP 27對氣候融資的需求以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P 15所公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致力於協助企業實踐永續經濟活動。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六期

金管會繼2017年推出的第一版綠色金融行動方案後,於今(2022)年9月推出最新升級版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以3大核心策略、5大推動面向,整合金融資源及支持淨零轉型,與3月份由國家發展委員會等政府機關共同發表的2050淨零排放和策略互相呼應,繼續深化我國的永續發展路徑。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五期

今年(2022)全球金融業最熱門議題非「淨零排放」莫屬,然相關措施的推動仍有賴於金融資本的持續挹注,也使ESG投資與永續金融逐漸成為市場顯學。在此趨勢下,各國政府陸續推出永續金融相關監理與揭露規範,積極推動永續金融,以加速實踐淨零進程。我國方面,延續前幾年所累積的永續金融量能,根據工商時報,金管會預計於今年推出升版的「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期待更進一步引導資金用於ESG相關用途;此外,也將加強監理力道,防堵金融業的漂綠行為。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四期

企業對於永續的實踐已從公開承諾逐漸走向實際行動,而歐盟與美國證交所(SEC)等政府組織也紛紛強化永續資訊揭露相關法規,並且逐漸擴大監理內容與對象,不單針對氣候相關資訊,對於自然與社會相關資訊的揭露呼籲也越來越多。面對迅速發展的永續資訊揭露相關規範,身為全球經濟體系要角的臺灣企業自無法獨身於此潮流之外。

國內方面,國發會協同環保署、經濟部、交通部、內政部、農委會,以及金管會於今年3月30日宣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其中列出「建築」、「運輸」、「工業」、「便利」、「負碳技術」五大淨零路徑。此外,該文件也指出金融業在邁向淨零社會的關鍵角色,需要運用金融量能引導企業淨零轉型。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三期

回顧2021這一年,除了新冠疫情以各種變異株的面貌持續影響全球之外,甫於上個月12號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 26),除了格拉斯哥氣候協定為全球2030年訂下減量45%的目標之外,國家、企業和投資人也在此大會中呈現了一系列的氣候行動承諾的成果。

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在8月份接連發布了「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與「公司治理3.0 – 永續發展藍圖」兩份重要的政策文件,今年亦啟動「臺灣永續分類標準」之研訂計畫,對於打造臺灣永續金融生態環境將帶來重大的貢獻。宣告全力推動ESG的決心,並期待將台灣打造成國際永續金融的重鎮,協助實現台灣與全球的永續發展目標。「臺灣永續金融平台」也將持續推展相關工作,協助金融業者發展其永續相關能力。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二期

永續金融是實現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加速器,也是歐盟、ASEAN、日本、韓國等區域經濟組織或國家在推進永續轉型的重要政策。隨著包括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展其永續分類標準(Taxonomy),金融業者愈加重視要如何發展有助於全球與國家永續轉型的金融商品。

由BCSD、匯豐銀行和永豐銀行共同發起的「台灣永續金融推動平台」將持續深耕國際架構對接、能力建置及政策交流這三項工作主軸,探討並協助台灣金融從業人員完善自我的永續金融商品開發能力,進而為全球與國家的永續發展有更大的貢獻。

永續金融電子報:第一期

醞釀了近一年,BCSD的「永續金融推動平台」在滙豐銀行、永豐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為了讓推動工作能更符合台灣金融業者所需,我們在匯豐銀行的獨家贊助下,完成了全面性的台灣永續金融大調查,並幫助我們確立了未來三年的工作主軸:國際架構對接、能力建置及政策交流。

面對更廣泛和巨大的永續挑戰,不論是國家轉型、產業轉型乃至於個別企業轉型都需要永續金融這隻重要推手,我們期盼藉由推動ESG相關應用國際準則在地化、舉辦主題工作坊/訓練課程和政策交流會,以及提供國際永續金融相關最新資訊(永續金融電子報),為加速台灣永續金融的實踐,貢獻一份心力。

平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