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與自然的交會點:通往卡利之路的入門指南
https://www.msci.com/www/blog-posts/the-climate-nature-nexus-a/05037147578
氣候變遷與自然損失之間存在著循環關係,退化的生態系統將無法緩解氣候變遷,而氣候變遷更是加劇自然損失的因素之一。因此隨著位於哥倫比亞的COP 16召開,全球對自然與氣候的對話,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
儘管自然和氣候之間有明顯的聯繫,但這場對話仍充滿了對一些概念、專有名詞的誤解,以及在兩方面都能帶來正面成果的融資工具可用性上的困惑。這篇文章將介紹重點概念,以便更好理解現在進行的討論。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與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CS)
自然的解決方案(NbS)與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CS)都是在談論氣候與自然行動時經常討論到的關鍵字,兩者皆與保護、保存、恢復及永續利用與管理生態系統的活動有關。簡單來說,NbS旨在通過保護、恢復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來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損失及其他社會、經濟挑戰,NCS則是NbS下的其中一種做法,更著重於解決氣候變遷的減緩和適應問題。
NbS和NCS的活動和影響都只會發生在同一個地點,在另一個地方發揮影響力的自然行動通常不被認為屬於NbS或NCS的範圍。例如,透過保護一片森林,從而增加樹木中所儲存的碳,並促進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與自然轉型
如同「淨零」(Net Zero)一詞出現用來描述氣候轉型的最終目標,「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也被作為自然轉型的終極目標。這個專有名詞是基於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GBF)的願景與使命而成,並被Nature Positive倡議定義為全球的目標,也就是以2020年為基準,在2030年制止和扭轉自然喪失,並於2050年實現全面恢復。
然而,將此目標轉化為對公司組織來說有意義的標準仍具有挑戰性,因為自然尚無通用的測量單位,這使得確定對負面影響的貢獻或補償是否為「合理份額」時,比淨零影響更加困難。例如,將退化的珊瑚礁完全恢復到原始狀態是很困難的,而促進歐洲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也無法直接平衡拉丁美洲熱帶雨林的持續退化。
基於市場的解決方案:碳權與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
碳權市場是解決自然與氣候問題的金融工具之一,特別是在林業與土地利用的部分,透過減少森林砍伐、改善土地管理,抑或是植樹造林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截至2024年9月為止,自願碳市場(VCM)中已有超過2,600個以自然為基礎的專案,自2002年以來已發行了超過11億的碳權。這些項目如果設計良好,可以為環境和社會帶來額外的好處。不過碳交易市場仍有其所面臨的挑戰,包含其在減排估算的準確性,以及碳權並非絕對與為自然生物多樣性帶來共同利益有所連結。
而和碳交易市場相比,生物多樣性信用市場尚處於發展階段,並且尚未有標準化的單位,還在試圖衡量像是保護區和瀕危物種等的生物多樣性價值。不論是碳權市場還是生物多樣性市場,要找到正確的數據和指標以及了解如何解釋它們,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
其他金融產品
其他金融產品,像是私人融資或指數、主動式基金與ETF等金融產品,也能透過環境指標,來追蹤公司、產業和國家在自然方面的表現。另一方面,債務轉換(debt conversions)則是將債權人的債務減免轉換為國家對生物多樣性或自然行動的承諾。透過這些機制,估計可以創造約1000億美元的氣候行動資金,為廣泛的氣候舉措提供資金。
不過這些金融產品的關鍵挑戰是,必須建立可靠的指標來驗證其影響。準確的衡量對於確保投資真正有益於自然和氣候至關重要,而不僅僅是貼上標籤。
結論
自然氣候領域正在迅速擴大,導入許多基於市場的機制和金融產品。然而,誤解、缺乏共識的專有名詞,以及指標和數據的局限性為解決「自然─氣候雙重危機」帶來挑戰。
清晰度和共同理解對於利用自然與氣候之間的連結至關重要。MSCI碳市場最近推出了碳專案評級,詳細介紹了辨識高品質自然碳專案所需的指標。同樣,GFANZ正在發布一份關於其自願性補充指南的諮詢意見,以明確將自然因子納入COP16的淨零轉型規劃中。
自然和氣候密切相關,從氣候中學到的經驗教訓適用於自然面臨的問題。一致的專有名詞、策略架構、創新的金融模式和標準領導力,是投資者們對COP16的願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