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二部曲:為氣候政策燃起的烽火做好準備

https://www.environmental-finance.com/content/analysis/trump-part-two-brace-for-a-bonfire-of-climate-policy.html

21 January 2025

By Michael Hurley

退出《巴黎協定》是大規模削減保護環境相關政策的第一個徵象,Michael Hurley寫道

在Donald Trump的第二任總統任期內,對於氣候政策與法規的削減將會是廣泛的,而且如果他得逞的話,也會是迅速的。

在他1月21日就職後宣佈的第一批行動中,就包括退出《巴黎協定》,包括終止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下做出的大量財務承諾─據了解,這個過程需要花費一年才生效。至於美國是否會退出作為《巴黎協定》基礎的UNFCCC,並引發更深遠的影響,則沒有任何消息,但觀察家之前曾暗示川普可能會這樣做。

除此以外,川普還採取相關措施,防止在距離美國海岸約 200 海里的廣闊的美國近海大陸棚(US Offshore Continental Shelf)上授予新的離岸風能專案租約,以及 「對終止或修改任何現有風能租約的生態、經濟和環境必要性進行全面審查」,包括陸上風能專案。

在其他方面,川普在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的命令中,批評其前任總統拜登以氣候為主題的能源政策,進而取消對石油天然氣生產的限制。這只是川普對環保政策開出的第一槍,因為他兌現了他在就任總統「第一天」就要成為獨裁者的承諾。

「監理凍結」以及其他觀察家認為旨在賦予川普政府對表面上獨立的機構更大權力的舉措,都是對氣候政策大開殺戒的不祥預兆,可能會影響美國國內外的銀行、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JP Morgan財富管理部門執行長Mary Erdoes 在世界經濟論壇表示,川普的就職喚醒了銀行業的「動物本能」,並補充說,「我們非常希望能得到一個較寬鬆的監理環境」。

「當你看看上一任政府(拜登執政時)……新的、重要的法規數量是上一屆川普政府的八倍。」雖然Erdoes所說的是一般金融法規,而非具體的永續金融措施,但這情緒象徵著大量美國企業在政治環境鮮少甚至從未敵視永續投資的情況下,享受放鬆管制的喜悅─最近幾起由州政府主導,針對ESG投資的法律挑戰就證明了這一點。

近年來美國在氣候金融方面取得進展的領域,可能被川普政府視為一系列的選項,完全刪除或至少試圖運用其政治力量加以扼殺:

  • 美國勞工部的規定允許退休金計畫在進行投資選擇時,「納入氣候變遷的經濟影響及其他ESG考量」,這項規定本身就是為了回應川普先前禁止ESG投資的規定;
  • 在美聯儲退出國際綠化金融體系網絡(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之後,美聯儲在氣候情境分析方面的工作;
  •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氣候揭露規則;
  • 效仿川普第一任期內,由貨幣監理處(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發佈的反ESG「公平獲得金融服務」規則,但後來由拜登政府暫停執行。該規則表示銀行在貸款或投資時不得歧視特定行業或特定類別的行業;以及
  • 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在其監理架構中引入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的努力遭到更多阻力。

投資人最關注的可能是川普打算在《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廢除多少氣候措施。

「動物本能依然存在」Mary Erdoes,JP摩根資產與財富管理公司

自IRA於2022年生效以來,估計美國已有超過4,200億美元投資到48個州的750多個清潔能源專案。

一些觀察家認為,由於該法律惠及共和黨州的社區,這可能會保護其關鍵元素。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無可避免的,投資管理公司GMO估計IRA遭到修改的機率高達80-90%,並指出離岸風力與氣候相關補助計畫的未動用資金是可能的標的。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表示,購買電動車的補貼風險最大,而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則表示,標的清單中也應包括太陽能與氫能專案。

此外,還有川普主導的關稅問題,以及這些關稅會使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開發成本造成多大程度的增加。有些人甚至認為,由於歐盟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預期會影響美國企業,因此川普也可能會貿然插手這場爭論,並要求廢止這項指令。

抵抗

為此,氣候金融倡議者面臨一項艱鉅的任務,就是抵抗一再的攻擊。在這方面,「美國全員參與」(America Is All In)聯盟下約5,000名成員所組成的聯盟令人感到樂觀。

商業與金融永續團體Ceres表示,將與「兩黨」決策者合作,說明「為何主要投資人與企業」希望採取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以及為何無法利用目前的潔淨能源熱潮將會傷害美國經濟」。也有強烈的論點認為,由IRA開始點火進行的美國能源轉型,已對全國各地帶來相當影響,可能會減緩,但無法停止。

Pollination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兼美洲區主管,也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長的顧問的John Morton表示,川普很可能會發現廢除某些氣候措施「會比他想像的更困難,政治上也更艱難……他很快就會發現,以就業、成長與創新為中心的經濟平台,恰好也是氣候友善的平台」。Morton補充:「即使他設法取消某些聯邦獎勵措施,大多數企業投資於氣候智慧型解決方案,不再是出於環保考量,而是因為符合財務上的自身利益。

Lombard Odier Investment Managers永續研究主管Thomas Hohne-Sparborth指出,在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太陽能、電池與電動車成本持續下降,這些產品的市場也在全球擴張。與此同時,儘管政府在政治上支持煤炭,但至少有11家煤炭發電公司破產─無法再與新能源競爭」。

他補充說,在大多數情況下,氫或碳捕獲與封存等新興技術在經濟上尚不可行。「很可能會因為缺乏政治支持而延遲發展─但我們認為,鑒於此類技術成本高昂且缺乏成本競爭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將其視為在轉型過程中扮演超過輔助性的角色。」

幾位觀察家指出,川普的氣候議程已公布數月,其最壞的影響很可能已被金融市場「反應在價格」了。然而,如果美國商界最大的機構無法抵制川普政府的氣候政策烽火,那麼美國商界將很難繼續聲稱其支持氣候行動。

在這方面,最近幾周美國的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退出氣候聯盟是一個不祥之兆─有消息稱,這些聯盟正在考慮暫停、削弱或取消監督金融機構是否履行其於這本十年初期ESG在美國流行時所做出之氣候承諾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