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B正在開發氣候早期預警系統以警示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
16 January 2025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就監理機關發表了一份架構草案,該架構可「就可能影響金融系統之轉型和實體風險的潛在驅動因子提供早期訊號,並量化財務影響的規模」。
FSB在一份報告中對擬議架構的細節進行了描述,報告中警告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並指出氣候相關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引發了人們對金融機構管理風險和持續在某些領域和地區提供金融服務能力的擔憂」。報告指出,FSB的「工具包」「提供了追蹤這些氣候風險驅動因子在直接和間接財務風險下透過系統傳播的可能性」。
這項案例研究透過不動產市場和保險承保範圍的變化,考察「氣候實體風險的具體化」可能產生的後果,以展示如何使用該架構。該案例研究係預測一系列導致損害的極端氣候事件,並重新評估實體風險,從而導致更大的未保險財產損失和銀行授信風險的增加。
銀行貸款減少,以及對「氣候實體風險的價格會突然、廣泛地重新定價,因為對未來更大損失的預期已納入目前價格中,並影響目前未直接受到災害影響的產業和司法管轄區」,損失可能會因而擴大。
報告警告:「當特定氣候的衝擊實現時,它們可能會與非金融和金融部門中先前存在的脆弱性交互作用,進一步放大了這些衝擊的影響」。並補充說:氣候,「鑒於其性質以及時間與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分析起來比其他脆弱性更為複雜」。FSB表示,氣候衝擊預期會增加,「使得過去的觀察可能不適合評估未來的影響」─因此需要一個包含前瞻性措施的模式。
報告接著指出,「氣候動態的影響並不遵循通常由FSB調查的一般商業或金融週期動態,並且非常重視前瞻性評估。此外,分析方法還需要考慮經由資產位置、價值鏈依賴性和部門風險的直接和間接風險。」
投資人團體UKSIF執行長James Alexander表示,報告顯示「氣候風險是系統性的,需要系統性的解決方案」。他表示:「洛杉磯大火、印度致命熱浪、瓦倫西亞水災等近期災害的悲劇,讓我們看到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的代價越來越大。而FSB的數據顯示了這些災害的代價如何超越其對受災區社區的影響,並蔓延至整個全球經濟。」
FSB表示,該架構需要進一步開展工作來使其「可操作化」,根據報告中已有的衡量指標和與之相關的數據制定更詳細的衡量準則,並對「可能對全球金融穩定造成影響之特定類型的氣候相關脆弱性 」進行更多分析。
有些FSB成員中的監理機關已在使用各種「前瞻性」衡量指標,這些衡量指標在報告中被認定為有潛力納入FSB架構的領域,包括碳價格趨勢和氣候物理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其中較高的損失可能顯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正在惡化。報告還建議,透過使用基於情境的經濟部門排放預測,或透過彙整隨時間推移而獲得的非金融企業轉型計劃中的此類數據,使得基於排放的數據 「可以具有前瞻性」。
此架構之制訂係G20領導人於2021年所批准的《FSB因應氣候相關金融風險路徑圖》( FSB Roadmap to address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risks )之一部分。英格蘭銀行負責金融穩定的副行長兼FSB此報告編製小組主席Sarah Breeden表示: 「該架構提供了一個前瞻性方法,能夠捕捉氣候風險的獨特面向,同時根植於傳統的金融穩定性分析」。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內金融的副部長,兼脆弱性評估常設委員會主席Nellie Liang則補充:「該架構是對金融穩定委員會金融穩定監督工作,一個值得歡迎的補充。」
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的此份報告,可連結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fsb.org/2025/01/assessment-of-climate-related-vulnerabilities-analytical-framework-and-toolk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