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FS表示,自然情境需要改進
https://www.environmental-finance.com/content/news/nature-scenarios-need-improvement-says-ngfs.html
17 January 2025
由中央銀行和監理機關組成的綠化金融體系聯盟(NGFS)表示,需要更多的投資來改善自然損失的情境分析。
NGFS自然相關風險任務小組共同主席Marc Reinke在一場網路研討會上表示,雖然近年來在氣候相關情境與壓力測試方面已取得長足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努力了解自然損失衍生的財務影響。他解釋說,這歸因於自然損失模擬的獨特複雜性。Reinke表示:「我們需要真正投入資源,了解我們如何能夠開發出可供中央銀行以及金融機構使用的情境與敘述,以真正開始瞭解其未來的潛在影響,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除了改善模擬工具之外,Reinke表示該任務小組的目標是為中央銀行開發「能力建構工具」,並最終在NGFS中將「自然相關考量的主流化」。這可能包括建立特定的工作流,以彌補貨幣政策與轉型計畫涵蓋範圍的缺口。
Reinke也是荷蘭中央銀行(DNB)永續金融辦公室的主管。DNB是全球首批進行自然相關依賴性評估的中央銀行之一。根據自然相關財務揭露任務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的LEAP(定位、評量、評估與準備)評估方法,DNB表示這是在其投資中探索自然相關財務風險的第一步。
他是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報告的發佈會上說這番話的。《銀行與自然相關法規的導航》(Navigating Nature-related Regulations for Banks)報告發現,儘管自然相關風險日益受到重視,但相關措施仍然零散且不一致。特別是,管理自然相關風險的資本誘因仍然偏低,許多銀行要求自願進行自然相關風險評估。將自然相關風險納入宏觀經濟研究與政策的程度也仍然有限,但報告指出,許多監理機關已採取行動,進行金融穩定性研究,評估銀行自然相關風險的暴露。
這包括馬來西亞中央銀行 (Bank Negara Malaysia),該銀行在網路研討會上表示,內部評估發現其約 87% 的貸款對自然有高度影響。其一半以上的貸款組合也高度依賴於自然,由不動產和營建等行業所驅動。
該央行的氣候政策策略師Katie Lee Sheah Tsan表示,由於市場上的數據和評估工具(即ENCORE─聯合國探索自然資本的機會、風險和暴露的工具)有所改進,該央行可能會在今年更新其評估結果。此外,該行還在探索如何在此主題下創建財務誘因和工具。包括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在內的其他機構也在加強處理自然議題的行動。到2024年底,它要求所有在其職權範圍內的中央銀行完全符合管理氣候和環境風險的監理期望,這也包括自然。
歐洲央行氣候風險專案管理辦公室的團隊主管Guan Schellekens在網路研討會上表示,目前正在分析是否已達成這項目標,並將於今年發表央行行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