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NCS行動:哥倫比亞Vida Manglar紅樹林保護計畫
如何使全球暖化依循1.5°C路徑,在2030年達成減少30% 排放量的目標,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NCS)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國際上的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CS)包括保護健康的生態系統、改善土地管理及恢復所有類型的土地和生態系統等行動。這些行動需要資金的挹注,而自願性碳交易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 VCM)能提供NCS計畫所需的資金。企業能購買經認證的碳權抵換其碳排放量,同時這筆收入能回饋到原單位的生活之中。其中,綠碳(森林碳匯)、藍碳(海洋碳匯)及黃碳(土壤碳匯)是目前極具發展潛力的碳權之一。
本篇介紹的是世界第一個藍碳交易的案例。Vida Manglar計畫與哥倫比亞當地社區合作保護Cispatá海灣大約11,000公頃的紅樹林。由於紅樹林能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在樹幹、樹枝及根部之間的土讓中,因此被視為是重要的碳匯來源,甚至一平方英哩的紅樹林中儲存的碳含量相當於每年90,000輛汽車的排放量。
Vida Manglar計畫偕同當地社區保護紅樹林生態系,並販售經由Verra組織(註)認證的碳權,所得則回饋予當地居民的生計之中。這筆收入使社區居民更加積極於環境監測、清潔管理及棲地復育之中,使社區得以在生存與環境保護之間達成永續的循環。Vida Manglar計畫已復原了242公頃的紅樹林地、保育包括海牛、水獺及短吻鱷等瀕危生物,更預計在未來30年間封存100萬噸二氧化碳,並為社區創造了包含生態旅遊等永續的收入來源。
鏡頭回到台灣,根據海委會海保署的盤點,我國紅樹林總面積約為680.7公頃。紅樹林生態系同樣是台灣濕地生態系當中重要的一環,它能提供許多海洋生物生長的環境,能減少風浪對於海岸線的衝擊等。但是不同於其他地區的是台灣的紅樹林並非多多益善,香山濕地的紅樹林即為一例,曾經歷了誤植等負面的影響,導致其錯誤的蔓延。過度生長的紅樹林不僅降低了潮水流動,導致垃圾堆積及蚊蟲孳生,同時影響原生態系的生物成長,如台灣特有種「台灣旱招潮蟹」因紅樹林擴散造成棲地縮減及滅亡風險等。
然而,這些負面的影響在在凸顯了環境管理的重要性,也需要投入相對應的資金及人力。香山濕地於十多年間花費3000多萬元公帑及無數志工人力,才得以針對紅樹林進行適當的疏伐、避免過度生長擴張。因此,資金挹注及專人的監測、維持仍然有其必要性,使紅樹林環境維護的同時,恢復原有的生物多樣性。
去年底通過的《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使企業永續發展逐漸著重在企業自然保育行動之中。縱使今日台灣還沒有自願性碳交易市場,但是企業仍然能遵循相關的架構及倡議,如自然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ask Force on Nature 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自然資本議定書(Natural Capital Protocol)等,以創造企業與自然生生不息的雙贏局面。
註:Verra是一間總部位在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具有世界領先的碳權驗證標準,是世上最大的碳權註冊機構及碳交易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組織。
參考資料:
1. The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Alliance
https://www.wbcsd.org/Programs/Climate-and-Energy/Climate/Natural-Climate-Solutions/The-Natural-Climate-Solutions-Alliance/Resources/A-Buyer-s-Guide-to-Natural-Climate-Solutions-Carbon-Credits
2.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in Action – Vida Manglar
https://www.wbcsd.org/download/file/16129
3. 海洋委員會海保署-紅樹林生態系
https://www.oca.gov.tw/ch/home.jsp?id=344&parentpath=0,29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