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更完善的供應鏈資料以應對自然相關風險
11 October 2021
金融業者需要更可靠的供應鏈資料來分析投融資組合的自然相關曝險
劍橋大學永續發展領導力研究所(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供應鏈的可追溯性(traceability)是評估自然相關風險(nature-related risks)程度的主要障礙。
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一半以上有賴於功能完善的生態系,但全球五分之一國家的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現正處於崩潰的邊緣。CISL表示:「簡單而言,對於自然損失(natural losses)的知識與逆轉它的行動之間有所脫節。」
這份名為「評估自然相關的財務風險(Assessing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Risks)」的報告聚焦於各種全球個案研究或「使用案例(use case)」,評估哪些特定類型的自然風險,對投融資組合構成特定、重大的風險程度。
該報告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大會COP 15的第1部分同時發布。COP 15 第1部分召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會議目的在於透過對後2020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框架達成對未來十年一系列自然相關目標的協議。COP 15第2部分將於2022年4月25日至5月8日實體舉行。
企業聯盟向政府施壓 要求扭轉自然損失的現況
綜觀而言,MSCI全球指數中的公司對生態系服務的直接依賴似乎較低,但上游和下游供應鏈的自然相關風險仍不清楚(並且可能更大)。CISL表示,這種資訊落差「凸顯了更進一步評估供應鏈風險的必要性」。
該報告認為,財務決策的其中一個障礙是「自然損失的重大性通常只在宏觀層面量化」。
CISL建議進行特定公司如何暴露於特殊自然相關風險的評估,以建立「金融界與自然世界之間的實體聯繫」。
為了跟上不斷變化的政府政策,供應鏈透明度的改善是極為重要的關鍵,以逆轉森林砍伐、解決範疇3排放(包括供應鏈和產品生命週期)的問題,以及協助自然保育。
該報告指出了自然風險首次評估的多重好處,因其「促進金融機構內部,以及金融業者與公司之間的議合」。如此可促使:
• 公司運營相關的額外資料的可得性,例如水資源的揭露
• 關注減緩策略的發展以及長期的自然相關金融風險。
• 金融業者有支持風險緩解的機會,例如對土壤健康的投資。
• 更深入地了解自然風險對公司的影響性,例如作物價格波動加劇時他們需要更多的現金。
CISL重點介紹了目前可用於反映金融投資組合的自然相關風險的工具,包括:穆迪環境熱圖(Moody’s Environmental Heat Map);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的重大性地圖(SASB Materiality Map);Trucost和自然資本聯盟(Natural Capital Coalition’s Natural Capital)的自然資本影響力排名;ENCORE(Exploring Natural Capital Opportunities, Risks and Exposure)。
一個南美洲的案例發現:「亞馬遜雨林即將成為大草原」,因為持續的森林砍伐將會破壞用以維持現有森林的降雨循環。
CISL的保守估計:「如果這個循環被打破…至2050年,該地區的GDP損失預計將超出2500億美元。另一方面,透過防止亞馬遜雨林退化為大草原以避免災難性危機,則可以產生3000億美元的額外財富。」
與此同時,一個企業聯盟向參加COP15會議開幕式的政府施壓。11位CEO簽署了「自然是每個人的事(Nature is Everyone’s Business)」公開信,敦促各國政府立即採取政策,於2030年前扭轉自然損失的局勢。
超過1,000家公司(年收入達4.7兆美元、僱員超過1,100萬人)的CEO也簽署了此文件,包括:
• Alan Pullinger, CEO, FirstRand Group
• Helena Helmersson, CEO, H&M Group
• Jan Jenisch, CEO, Holcim
• Kavinder Singh, Managing Director and CEO, Mahindra Holiday & Resorts
• Roberto Marques, Executive Chairman and CEO, Natura &Co
• Wiebe Draijer, Chairman of the Managing Board, Rabobank
• Shinta Kamdani, CEO, Sintesa Group
• Walter Schalka, CEO, Suzano
• Alan Jope, CEO, Unilever
• Thierry Delaporte, CEO and Managing Director, Wipro
• Svein Tore Holsether, President and CEO, Yara International
• Paul Polman, Business leader and campaigner
資料來源
https://www.environmental-finance.com/content/news/supply-chain-data-needed-to-tackle-nature-related-ris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