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國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 TCG)所發起的氣候行動倡議之一 – EP100在12上旬發佈了2020年度的年報(報告連結)。EP100以「能源生產力加倍」、「實施能源管理系統」以及「淨零碳建築」三種途徑1號召全球企業響應,期許企業能透過自身對環境的影響力減緩全球暖化速率,同時降低長期的營運成本及面臨的氣候風險。

此份年度報告由TCG出版,整理120多家EP100的會員企業2020年各項提升能源效率措施的表現。整體而言,EP100目標達成的平均進度為62%,每年平均的能源生產力成長為6.2%,而四分之三的會員企業超前達成目標的預期進度。會員企業中,採取「能源生產力加倍」或「實施能源管理系統」的33家企業,2020年度減排5,700萬噸CO2e(相當於1,200萬輛汽車一年的排放量),另外22家對節省財務成本進行量化的企業共省下2億美元的支出。

TCG對驅動企業響應EP100的原因作調查,加總企業認為該原因「非常重要」或「有些重要」的比例,排名前三的原因分別為:
1.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93%)
2. 節省財務成本(83%)
3. 加速朝淨零碳轉型(62%)
其他驅動的原因還包括商譽效益、客戶要求等(圖1)。

Source:EP100 Progress and Insights Report
圖 1 驅動EP100會員企業響應的因素

此份報告也分享著手提升能源效率的企業,常採取哪些措施。例如:改善照明及空氣調節(HVAC)設備、使用能源管理系統、加強監控與量測,抑或促使使用行為改變等等(圖2、圖3)。

Source:EP100 Progress and Insights Report
圖 2 製造業自基準年起優先考慮的能源效率措施

Source:EP100 Progress and Insights Report
圖 3 服務業自基準年起優先考慮的能源效率措施

就投資回收成本而言,投資提升能源效率的基礎設施回本的時間因公司的型態、改善的項目而異。如照明廠商Cree改善空氣壓縮系統,僅花7個月就回本;日本最大建商Daiwa House整修HVAC系統,預期15年回本。此外,企業也可尋求政策補助的機會,降低回本需要的時間。

報告也探討執行實務面的問題,統整轉型過程中企業常遇到的阻礙(圖 4),前三名包括:
1. 前期成本投入過高
2. 部分領域技術的可及性
3. 缺乏能源數據,無從得知多餘能源耗損從何而來

Source:EP100 Progress and Insights Report
圖 4  EP100會員企業遭遇的阻礙

企業朝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達到節能減碳以及使用更高比例的再生能源的方向發展已是國際趨勢,儘管汰換設備或裝置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但由此份報告的分析結果可預期以長時間尺度而言企業終能將投入的成本回收,同時打造長久經營的永續競爭力。對於想加入EP100或想展開能源管理卻不知道如何著手的台灣企業,可考慮運用「台灣節能巡邏隊聯盟」所提供的免費節能診斷服務,僅需於申請表中填寫基本資訊,並以半天時間進行診斷,受診斷企業會於一個月內收到診斷報告,之後便能著手進行能源效率改善。詳情可參考台灣節能巡邏隊聯盟官網


1EP100介紹
EP100為TCG與Alliance to Save Energy共同發起之倡議,欲成為EP100的會員可經由選擇以下三種承諾方式中的至少一種:
1. 能源生產力加倍:企業需承諾在25年內,將消耗每單位能源所獲得的經濟產出增加一倍,且基準年不得早於2005年。企業可自行選擇相關的能源生產力指標(例如:營收/千兆焦耳)
2. 實施能源管理系統:企業需承諾在10年內,所有的自有設施皆採用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並承諾設立能源生產力目標。開發EnMS是提升能源生產力的基礎步驟。
3. 淨零碳建築:企業需承諾在2030年以前,擁有、使用或開發以淨零碳排運作的建築。淨零碳建築應為具高能源效率且以自有及/或外購再生能源作為電力來源之建物。此項承諾由WorldGBC所領導,並提供對企業資產和投資組合層面在排放量、降低能源需求以及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的見解。